邵武住建 发表于 2022-5-5 16:29

【宣传科普】传承历史文脉 活化利用资源——让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满血“复活”

本帖最后由 邵武住建 于 2022-5-5 16:36 编辑

       邵武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南麓。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中原、闽越等文化汇聚交融之地,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出2位宰相、7位兵部尚书、271位进士,宋代名相李纲、江夏先贤黄峭、文学评论家严羽、太极宗师张三丰的祖籍地。       邵武市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历史名村、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通过规划先行、政策支持、社会参与。和平特色文化旅游休闲集镇;金坑村红色文化研学基地;横坑村写生、影视基地等一批历史名镇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传统村落满血“复活”。人们纷纷来此追寻历史记忆,享受悠闲生活,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大提升;实现资源变资产,青山变金山。       ◆ 自然田园中的古堡——和平镇       和平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为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一条保存完整600余米长中间青石板两侧鹅卵石的古主街贯穿古镇南北,宛如一条腾空欲飞的青龙。境内有聚奎塔、和平书院、县丞署、大夫第等200多座明清古建筑群,仅宋至清进士出137名,素有“进士之乡”之美誉,是“太极宗师”张三丰的出生地, “黄峭文化”的发源地。国内各界专家学者都认为和平镇保留整的古建筑群、街区格局全国罕见。      和平古镇田园风光    摄影:韩元辉       和平镇坚持走挖掘与发扬特色文化、旅游与生态农业相结合、开发与当地特色景观保护“三生和谐”的发展之路。不少影视剧组把目光投向了古镇,《新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父亲朱邦月》、《秘密航线》、《金瓯》、《一诺无悔》等热播、优秀影视剧均在和平取景。       ◆红色小镇——金坑乡       金坑乡地处闽赣二省三县交界处,是历史上由赣入闽的主要通道之一,是中国传统村落也是全省革命老区根据地基点乡之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项英、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开辟革命活动。       古村依山傍溪而建环绕该村的金溪中蕴藏着金砂,村内古民居,古街老巷及村落格局等保存相当完好,堪称福建省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全村现存明清建筑达130余幢,文昌阁、儒林郎、红军银行、红军医院、红军桥形成特有的古建筑文化,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增添了耀眼的一片红。充分利用金坑的“红”色文化,金坑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精心打造一个集红色、绿色、古色三色结合文化研学基地。                     金坑乡全景   摄影: 韩元辉       部门协作、政府引领、技术支持、群中参与,金坑村在尝试引进同济大学“传统营造技艺研究中心”、 成立民宿专业合作社等多措并举盘活古建筑资源,努力将古建筑改造成为集古建研究、会议、展示、民宿等多功能的合体,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融合。       ◆写生、影视、避暑胜地——横坑村       桂林乡横坑村为福建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地处武夷山脉南麓北端,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村部周围自然环境优越,东西南北中,各聚龙势,形态各异,跑、蹲、行、奔各自显威,俗称“五马并槽”。幽静古巷蜿蜒在古村落中,主街旁清澈的溪水悄悄流淌,仿佛一幅小巷、流水、人家的如诗风景画。村内街巷格局、民居留存完整,有明、清建筑60多座。                  横坑村鸟瞰    摄影:郑成乐横坑村为福建省最早一批“高校写生基地”,与全国60余所高校合作共建,年均写生师生达2万人次。在原写生品牌基础上提升打造影视文创基地,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关爱空巢老人电影《大树下的守望》在此拍摄。古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进一步提高了横坑古村的知名度,慕名而来的摄影爱好者、画家络绎不绝。带动了当地茭白、笋干、擂茶、野生金线莲等土特产的发展。       邵武市的历史名镇(村)、历史建筑和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在各级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专家的指导下,在省、市住建、文旅、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支持下,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保护利用与发展的新路子。活化利用资源,历史文脉传承,为后世留住乡愁,邵武永远在路上。   (文:陈国明    图:韩元辉、郑成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宣传科普】传承历史文脉 活化利用资源——让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满血“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