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樱 发表于 2022-10-17 20:32

沧浪读书会第九十三期圆满结束

沧浪读书会第九十三期朝颜《陪审员手记》” 2022年9月25日, 沧浪读书会第九十三期圆满结束。本期分享书目:江西作家朝颜的《陪审员手记》。
      本期主持:咏樱      主办单位:邵武市作家协会         参加人数:30人
一、作者简介
   朝颜,中国作协会员,江西作协散文专委会副主任,鲁迅文学院、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高研班毕业,参加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创作会议、第十次全国作代会。作品见《人民文学》《青年文学》《天涯》《作品》《新华文摘》等刊,入选《21世纪散文年选》等选本,有作品译介国外。获中国作协骏马奖、《民族文学》年度奖、丁玲文学奖、三毛散文奖等奖项。出版散文集《天空下的麦菜岭》《陪审员手记》《赣地风流》等。
二、作品内容
    《陪审员手记》是一部长篇纪实散文集,由作家朝颜基于五年的人民陪审员经历,两百多例案件庭审的实况提炼写作而成,系全国首部人民陪审员主题文学作品。全书立足于法院及与之相关的特殊社会空间,以一个人民陪审员的视角,观察社会,观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试图探寻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社会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用纪实的手法,讲述人的观念迅速发生变化的新时期的故事,挖掘案件背后千丝万缕的联系,真实呈现各色人等在案情面前各不相同的行为,揭示法、理、情之间的矛盾冲突,打开人性的密码,还原社会的真实。
    作品集由十个长散文组成,涉及房产纠纷题材、职务犯罪题材、离婚案题材、医患纠纷案题材、土地纠纷案题材、民间借贷案题材、租赁合同案题材、消费服务纠纷案题材、刑事案题材、交通肇事案题材等。
    作品相关评价
       坦率地说,阅读朝颜的纪实散文《陪审员手记》,是个令人心情压抑的阅读过程。其感觉就像是将一个个疮疤残忍地扒开,纤毫毕现地呈现在你眼前。相信作为人民陪审员的朝颜,坐在审判厅中面对着一个个冷漠的面孔、扭曲的人性,聆听着颠覆的亲情、背叛的婚姻……审判时,心中一定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集地被各种案例深深触痛着。难能可贵的是,朝颜没有端坐在陪审员位置上,以冷静的旁观者完成自己的职责,而是以作家的强烈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案件审判中。以文学的视角,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走入每一位庭审当事人的内心,追根溯源地探究着他们的心理。——尹汉胤,历任中国作协民族文学杂志社编辑,中国作协创联部民族文学处副处长、处长。
    《陪审员手记》作为一部纪实散文,已经具有了探索的先锋性质。当然,有些篇章叙述事实成分过多,而从内部剖析、背景分析、横向展开的维度稍显局促。不过瑕不掩瑜。从先秦,唐宋八大家的散文至今,中国的散文历来都有文以载道的精神传承,但文学自有文学的规律,文学不能成为文学以外元素的附庸,文学中的人文情怀不能缺失。作为散文体裁分支的纪实散文,朝颜的《陪审员手记》有着足够的“精气神”。有了“精气神”的纪实散文,它的格局,自有一种傲然的气势,像暗夜里的萤火,虽微弱,但也足够穿透时代的铠甲。
    朱光潜说:“独立的人文精神,关照羸弱的情怀,永远会令文学像一轮朝阳,葆有希望和未来。”朝颜的《陪审员手记》,诚如斯。——评论家鲁侠客
   专题讲座:
朝颜《写作者要有志于确立自己的文学版图》

一、我的创作历程
多读,多写,多思考。
珍惜和自己相遇的生命体验。
二、我的创作体会
确定自己的创作目标。
确立自己的文学版图。
要有意识地走出舒适区,追求有难度的写作。
对写作保持越深刻的敬畏之心。
三、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首先是语言。
其次是思想。                                                               咏樱/ 女人应该成为生活的强者
   江西女作家朝颜的《陪审员手记》以非虚构文学的形式写了十个作为陪审员目睹的庭审故事。其内容包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医疗纠纷、赌博歧途、异地婚姻、土地承包及流转、民间借贷、合同纠纷、青少年犯罪、交通肇事等焦点问题。这些案件覆盖了乡村与城市,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发人深思。
    文中的十个庭审故事都有强烈的在场感。作者在记录庭审案件是理性的;同时,作为一名女性作家,作者对案件的主人公又给予了温情的关注,又带有感性色彩。作家极力去挖掘案件产生的因果和案件当事人的无奈和茫然,让人体会到复杂而立体的人性,从而对其中的当事人产生复杂的情感体验,或同情或憎恶,或二者兼而有之。
   下面,我想谈一下其中最能引发我的感触的三篇文章,《为奴的母亲》,《漂萍》和《剥离的生活》。
    《为奴的母亲》中的母亲,恐怕是当今中国普遍存在着的一个社会形象。母亲含辛茹苦地无私付出,竟培养出了毫无人性的一代吸血鬼。毋庸讳言,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只关心孩子的吃穿学习,忽略了对孩子人格的塑造、心理健康的培养,从而让孩子养成了心安理得地从父母手中获得各种生活资源的习惯,严重地扭曲了孩子的心理。一旦获取成为习惯,就是永无止境的吸血鬼般的剥夺,最后,这位母亲失去自己最后的栖身之所,不知道去何处寄身。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可是,作为一位母亲必须理性和感性兼而有之,既要爱孩子,也要教育孩子,培养他的独立精神。只有如此,他才能养成不啃老、靠自己能力生存的习惯。没有对孩子人格的塑造和培养,只有一味地付出,这种爱是非理性的爱,也是失败的爱。
    《飘萍》一文让我看到了作为女性,在婚姻中承担的无奈。
   朝颜在《漂萍》一文中写出了中国的特有现象,大量的农村年轻人涌向城市打工。而当新春来临时,许多小伙子会领着一个外地女子回乡。这些女孩为丈夫生儿育女后,许多青年男女又会各奔东西不知所踪。文章中年轻姑娘“萍”从广西远嫁江西瑞金,可是,孩子生下之后,丈夫却当起了逃兵,经常消失。最后,“萍”忍无可忍,孤独地站在法庭上提出离婚申请,可是,法院最后却判定暂时不判离。
   面对这个结果,“萍”除了茫然还是茫然。幸福离她很遥远,她甚至看不到一些的希望。
   婚姻不仅仅牵连到两个成人的幸福,也会对孩子的心灵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不安稳的家庭关系中成长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中国式的婚姻大多承担了生儿育女的责任,可是,很多父母在婚姻中难以自保,更谈不上赡养好子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最后成为了他们通往另一条幸福之路的阻碍。
   在《剥离的生活》一文中,我看到了另一个女子“青”的无奈 。与丈夫的不和,对赌博的依赖让青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最后是挪用公款、锒铛入狱。为了给儿子留下房子,她起诉离婚,可是被法院驳回。
   如果没有对丈夫的怨恨对婚姻的不满,没有刹不住脚的赌博和贪念,她也可以在蓝天下过着自由的生活。一个女人,要有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而不是放弃自己,放弃幸福。
   从上面三个女人的命运和遭际上,我看到的是身为女人的脆弱。莎士比亚曾说: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其实,弱与强都在一念之间。作为女人,要拥有有独立、理性和智慧,只有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不被时代的洪流裹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沧浪读书会第九十三期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