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樱 发表于 2020-8-26 15:11

《武阳保卫战》读书心得分享


接下来,是书友们精彩分享。
01穿过历史的浓云



文/黄勇英
放下邵武作家潘淑云女士的《武阳保卫战》,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武阳军民临危不惧,斗智斗勇,拼死奋战,抗击入侵者的战斗场面令我热血沸腾,眼前仿佛浮现出陈蕃那并不高大却显得异常坚定的形象,耳边仿佛响起了“大眼”那掷地有声的对句:黎明生于黑暗,重生源于毁灭。毫无疑问,潘淑云女士的这部历史小说的创作是十分成功的,下面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下。
首先,小说的情节构思精巧,起伏跌宕。战役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不同的人物负责不同的阶段,让主要人物都有登场展示的机会。小说的前半场是陈蕃组织安排的城墙战。在这场异常惨烈的城墙战中,卷毛惨死,观玉自杀,最后一道城门被攻破,陈藩跌下高台不知所踪。在这个部分,陈蕃的形象和性格得到深入的刻画。因为陈藩消失,所以在第二次战役巷战这个部分,“大眼”出来组织。这个连跳了四级的部队指挥官在战役中表现得十分英勇和顽强,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大无畏的抵抗精神。在激烈的巷战中,蒙古人使用了投石机,“大眼”的队伍死亡惨重。面对惨烈的场景,这个素来硬朗的汉子哭出了声,但是,他随即又立刻振作起来。他说:“我大眼从不认怂,不行,得振作起来。”由于他的振作和陈蕃的再次出现,有了后面的一致抗敌。最后,陈蕃为了保住武阳民众,挺身而出,愿意从容面对也格迷失,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全城百姓的平安。在杀死陈蕃后,蒙古军队全军转战岭南,武阳百姓终于可以重返家园,完成城区重建和春耕春种的工作。
在小说的结尾部分,作者巧妙地虚构了“大眼”在梦境中与陈蕃交谈的情节。两人交谈的内容富有哲思,升华了小说的主题,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大眼”这个硬汉的成长。尽管朝代更迭,谁赢谁说了算,但是,外族就是外族,过客终究是过客。黑暗终究会过去,黎明终究会到来。武阳百姓用自己的奋力一搏证明了武阳百姓对待自己脚下土地的态度,那就是“永不放弃”的态度。
其次,小说对人物的塑造具有成长性和多面性。首先是陈藩这个人物。这个人物的性格十分复杂。一方面他态度坚定,内心坚强,面对战争指挥若定,面对死亡毫不畏惧。特别是小说结尾,他对“大眼”说的一番话极富哲理。他站在了历史的高点来评价武阳当前的“极夜”阶段,高屋建瓴,给人以深远的思考。但是另一方面,在家庭生活中,他又是一个失败着。他对妻子观玉和女儿关心不够,妻妹的走失让观玉留下心病,郁郁寡欢,以至于最后自杀身亡;而他的女儿也在闽江溺亡。作为一个男人,他的家庭生活是彻底失败的,同时,在武阳保卫战中,他也有过动摇和后悔,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在读者心中的高大形象。在书中,作者并没有把陈藩这个人物塑造成一个圣人,而是将他塑造成一个有缺陷的、有血有肉的英雄,“缺陷带来真实”,从而显得更加可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是阿鉓罕这个人物。他的母亲是汉人,父亲是蒙古人,他的身上流淌着汉人的血液。刚到武阳的时候,他因为得了皮肤病,脾气十分暴躁,后来,美丽善良的医生先珍为他治疗疾病,使他的疾病有所好转,同时,先珍的温柔和善良也唤醒了他身上的良知,他想放过陈藩和武阳城,他还把救命粮原封不动地交还给“大眼”。这个人物的成长和改变使得小说的情节显得富有发展、变化,人物的性格也呈现得更为立体、饱满。在读者眼中,他不是一个顽固不化的杀人者,而是一个有情感、有头脑的统帅。人物形象的不断丰满加强了读者对这个人物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小说的可看性。
在人物形象上的塑造上,作者还通过反面人物来对比衬托正面人物。赵子贤贪生怕死、奴颜婢膝;刀疤脸、也的迷失凶狠残暴、嗜血成性。这些反面人物的塑造恰好衬托了武阳民众的誓死抗敌的高大形象,让我们看到了小说反映的侵略与反抗、忠义与残暴的主题。
最后是小说的主题令人深思。武阳之战,本来就是敌我力量悬殊,连开始坚决支持拼死一战的知县陈藩也都对这场保卫战产生了动摇和后悔,但是,无可辩驳的是,武阳百姓身上爆发出来的守卫家园的勇气是令人钦佩的。面对强大的侵略者,知县陈藩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刀要来便来,挡它不住,但武阳这块肉,却是有刺的,由不得蛮子肆意砍剁。陈藩的话掷地有声,贪生怕死不是我们的民族标签,奋勇反击,守候黎明才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所以,说到底,武阳之战必须打!与其等死,与其被凌辱而死,不如战而后死,不如亮出你不怕死的精神,“翻身挺剑死慨慷”。小说展现了武阳百姓不怕死的形象,反映了百姓挺身而出,守卫家园的主题,虽是一部较为复杂的悲剧,但是,却能深深打动读者,并引发读者对人性和历史的思考。
《武阳保卫战》这部小说人物形象丰满、情节曲折生动,其家国情怀令人动容。一部反映800年前一场战争的小说,其真正打动人还是那人性的力量和不屈的民族精神。整本书既有历史的厚度,又有人性的温度,可读性强,值得反复品读! 02邵武话邵武故事 邵武人邵武精神


文/杨家茂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冒着酷暑炎热,我们欢聚一堂,在这新装修的沧浪书屋,学习和欣赏潘淑云老师的力作《武阳保卫战》一书,抒发各自的感想。值此,谨向潘老师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并且感谢黄勇英老师创办的读书会,已经举办了三年五十九期。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读书平台,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受到鼓舞激励,更有诗和远方。
说句实话,由于还在上班,时间能力水平有限。很多次的活动没有参加。但是我参加了印象最深的戴健老师的《诗词翘楚严羽传》;黄光炎老师的《回望故乡》;马星辉主席的《李纲传》的读书活动,这些都是邵武著名的作家,也都是我的好朋友,写得都是邵武的乡贤邵武的故事。还有就是今天潘老师的《武阳保卫战》。这本书是前几天拿到手的,认真学习后,感慨良多,我把其他事务推掉,一定要来参加。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邵武女作家不多,这么优秀的作品较少,我们应该予以重视。
潘老师用邵武话写邵武故事,写得都是邵武人邵武精神。因为这几年我也在搜集整理邵武方言俗语,邵武地名历史。所以看到潘老师的著作,眼前一亮,特别高兴。书中有大量的方言俗语,比如舎人、阿娘、厝里人、大眼、红脸、卷毛等人名都是邵武话所专有;漏夜、鸡脚船、再哭就花脸了;生是江家人,死是江家鬼等等都是邵武俗语所独有。地名中的东厢、西厢、南尉、北尉、紫云湖、通泰门、行春门、镇安门、登高山、西塔山、府前街、东关渡口、越王台、万峰山、嘉定桥、凤石坊等地名都是我们从小就曾行走经过,特别有感情。还有仁荣乡、永城乡、富阳乡、昼锦乡、仁泽乡、勤田都是宋朝时期邵武的地名,现在年轻人知道的不多。
潘老师的大作把时间定格在宋朝景炎二年(1277)农历三月的十六天里,武阳军民临危不惧,斗智斗勇,拼死奋战,抗击入侵者的泣血历史展现在大家面前。这里面有知县陈蕃的身先士卒沉着冷静带领军民抗战;有龚如圭年过七旬,拼尽性命和家产一心抗敌;大眼、红脸、卷毛等人不顾生死,顽强奋战;女性中先珍的医者仁心在书里自始至终都有表现;九妹英勇抗战中不乏柔情似水,还有凄惨悲壮的爱情故事;书中更有激昂的诗词,充分体现了邵武人脖子硬,膝盖硬,绝不投降的刚烈峻整耿直民风。即使作为入侵大将军阿饰罕的身世和着墨不多的观玉怜玉姐妹也表现了人性的一面。而反面人物的赵子贤贪生怕死,卑颜屈膝活脱汉奸叛徒嘴脸;刀疤痕,也的迷失残暴凶狠,杀戮民众说明战争的残忍和入侵者的暴行。整本书家国情怀,人性本质,忠奸分明,血肉丰满,表现得淋漓尽致,写得非常成功。证实了“小臣延颈甘锋芒,民心爱国抵抗忙”,最后一句“黎明生于黑暗,重生源自毁灭”是神来之笔,也是点睛之作。整本书可以说是邵武历史的厚度和温度紧密结合,肯定也是有美誉度的。
再次向潘老师学习,致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阳保卫战》读书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