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樱 发表于 2020-8-26 15:13

《武阳保卫战》读书心得分享2

03这场战该不该打


文/骆金华
阅读潘淑云创作的长篇小说《武阳保卫战》,为邵武女作家的才华而欣喜自豪,为邵武历史的沧桑而感叹。起伏跌宕的情节,性格鲜明的人物,深沉厚重的历史,令读者一读为快,受益良多。
这是一部历史小说,再现了闽北小城——邵武七百多年前的一场惨烈的战役。公元1277年,蒙古铁骑横扫中原大地,东南一隅的福建也不能幸免,蒙古军队水陆并进,沿闽江逆流而上,以摧枯拉朽之势直逼武阳(邵武旧称),这场生死保卫战就此拉开序幕。然而,正如陈毅达在序中所言“这是一场绝望之战,不仅不会有胜算,而且结局已是一目了然,是没有任何胜负悬念的一战。”在此我们不禁要问:这场战到底该不该打?
有人认为不该打。
首先,作者巧妙虚构的人物关系引发我们思考。作战双方的主帅竟然有着特殊的亲情关系,是姨夫佬与外甥的关系,换言之,本是一家人,这场战似乎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自家人”,这只是巧合吗?泱泱五千年的华夏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融合史,宋祖英的歌词里唱道:“56个星座,56枝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由不同的民族汇成的大中华,是个大家庭,家庭成员之间本该和睦相处。习总书记在论述民族关系时指出: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元朝在一统后,采取严格的民族高压策略,导致统治不足百年,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证据。
其次,中国文化崇尚“和”,以和为贵,天下大同。战争给作战双方都会造成伤害,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从战争打响的那刻起,各地官僚将领多求自保,勤王之师少而又少,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教谕杨树芳也说“以武阳的实力,根本没有谈判的资格,更没有应战的必要。”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武阳的反抗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意义,改变不了结局,无端伤亡了人员、毁坏了家园,真的值得吗?为了留取丹心照汗青,为自身忠义之名让其他的许多生命丧失就是理所应当吗?陆秀夫背着9岁的小皇帝赵昺投海而死,可否看作是残忍剥夺一个无辜孩子的生存权呢?
这场战当然要打。“只要武阳挂出白旗,全城百姓就能保住性命”的想法是一厢情愿的。武修郎赵子贤这类人贪生怕死,卖主求荣是令人不齿的。众所周知,蒙古铁骑每到一地都大肆屠戮,多少无辜民众命丧其手,不反抗并不能保证能保全性命,那只是将生命交给别人,任人宰割。在当时的情势下,大家心里很清楚:战,胜利的概率基本为零,结局就是满目疮痍,千里惟空村。但“跪而求生,人之不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魂魄让这群以知县陈蕃为首的大丈夫们永远不会低下头颅,“武阳,绝不能留给蛮子”。知县夫人言,陈蕃总是做错误的选择,可谁又能说他选择照顾老师有错,在面对外族侵凌时,选择抗争也不会错。狭路相逢勇者胜,如果选择抗争的人再多一些,如果从战争打响的那刻起,各地官僚将领能带领广大民众顽强抵抗,坚决抵挡蒙古军队,蒙古的铁骑哪那么容易横扫中原,泱泱华夏也不致沦入外族之手。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就在于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团结抗战。遗憾的是,这样的抗争来的太迟,力量太弱,给陈蕃们的准备时间太短,物力人力严重不足,由此为后人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壮的英雄传奇故事。
这是我阅读《武阳保卫战》后的一点思考。一家之言,期待抛砖引玉。感谢作者给我们提供的丰富精神食粮,食之甘饴其美,如饕餮盛宴。
04一曲武阳文明的挽歌


文/陈小玲
      用了两天的时间,算得上是一口气读完潘淑云老师的《武阳保卫战》,内心是深深地感动。感动于曾经的武阳这片热土上可歌可泣的一群平民英雄史诗,感动于我们本土作家书写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为我们还原了一段历史。
      英雄不是生命的主题,他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简单而古老的活下去。生与死,勇猛与怯懦,防守与侵略——这些矛盾对立的修辞基本奠定了这部小说的基调,同时也构成了它的主题。小说在叙事中自带一种惊涛拍岸的节拍,就像潮汐的涨退,抑或是海浪的起伏:既显示“风萧萧兮易水寒”般壮士断腕的悲凉,也显出了以陈蕃为首的一代人崇高民族气节的反抗精神。小说反应的旋律,终究是和缓的叹息,以及静默的凄美。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阅读后的体会和感想:一、现实性。小说尊重历史,作者试着以基本的历史线索,尽力对查找到的《邵武县志》《邵武府志》《八闽通志》进行解读,构思故事。对于活动的场景一览无余,讲述铿锵有力,语言详尽流畅,所描述的事件画面感很强,仿佛每一部分都看得见摸得着,甚至可以想象出各种情况发生的时间与地点。作为土生土长的邵武人,读完这本书,特别有亲切感,有特别心神相通的体验和认知。比如保卫战中关于水道有春季奔涌泛滥的富屯溪,芹田逆流而上到达沿山宏路的溪流;关于山脉有寿山、云岭山、云锦山、万峰山;关于地点比如樵溪门、故县等等,这些故事顺着这些地标缓缓流淌,像一条不能回头的河流,从历史深处流到现在。    小说中对于邵武地方方言的运用也颇有趣味:比如有关称谓的啥人(男人),阿娘(女人),琵琶老鼠(蝙蝠),另外还有诸如打滕(种田),掩肥(施肥),打恰里(吹牛)等等,具有很强的可看性与真实性。
       我想以后再走到这些地方,我的脑海里会不会自然而然回放这些人,这些事,我的生命体验便也多了一些历史沧桑,多了一股温情满怀。
       二、理想性。就个体命运而言,理想性意味着对人的生命力量与生命价值的肯定,对人历尽艰辛却始终追求精神上升和满足的肯定。在小说中,作者一直着重对人性、人心,人与人情感与关心的考察探究。在小说中我们会关注到,陈蕃与妻子之间的情感,阿钸罕与四妹的爱情生发,赵知县的贪生怕死投敌叛变,阿钸罕与四弟的明争暗斗,以及陈蕃与屠将的生死对峙,陈蕃与大眼之间的情同手足......小说最后别具匠心,揭示了阿钸罕有一半的汉族血统,与陈蕃算是姨父与外甥的亲属关系,两人由敌对到和解,是不是有峰回路转的感觉?作者心思细腻,暗藏机锋,让人之内心善恶的两面性,战争惨烈与崇高气节彼此嵌合,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绵密结实的文学质地,演绎着人类为寻找生活意义而做出的巨大努力。
   如果说现实性是彼岸,是一次真实的事件,那么理想性就是此岸,是超越品格和终极人文关怀,是唤醒尊严和意志的力量,这一点在小说中得到极大的体现:元朝将领阿钸罕与武阳小医女先珍在屠戮征战中,产生的一见钟情的爱情,乍一看很突兀,细细品读才发现线索后暗藏的机锋,阿钸罕由此责令属下放弃火烧山林,保全武阳城市及民众性命。
   三、审美性。审美性作为文本形式的建构标准,融入了作者个人的叙事风格,作者在小说中塑造的一群平凡的英雄形象,拓展了文本的美学空间。反复提到的陈蕃的诗歌《烟舟集》,第一次是阿钸罕初至武阳初见《烟舟集》,诗集较薄,一共四十九页,诗意或浪漫缱绻,或清新淡然,深深迷住了这位元将。一首《沧波胜》似曾相识:四野云山舒旷览,一溪樵炎漾清流。谁人共羡沧波胜,倚仗临风意倍悠。后来又出现几次,诗意的表达令主人公陈蕃的个性和人格更加饱满而富有内涵。
《吁嗟歌》五探其调,颇有诗经起伏的节奏感,文风古典悠扬。在战时九妹与卷毛的婚礼上,贺喜诗婉兹静好;在陈蕃慷慨赴死的瞬间,紫云歌悲壮飘扬;在广袤的田间地头,劝农歌响遍四野,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精神形态和心灵图景。
      小说最后,在紫云河畔,阿钸罕看到陈蕃的骨灰纷纷扬扬洒进河里,一声长吟:铁骑踏城城已亡,划然鼓声死其镗。指挥残卒不成,翻身挺剑死慷慨。将人物对命运的感悟提升到充满诗性的层面。
      掩卷沉思,小说从一开始的兵戎相见,到结尾处的静寂无声,颇有“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情”的意味,给人以深深地折服。人生一世,各有各的活法,或卑微,或伟大,或荣光,或苟且。但到了最后,不过都是寻求一种安宁。在这个层面上我感受到浓重的哲学蕴意:黎明生于黑暗,重生源自毁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阳保卫战》读书心得分享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