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在线 | swzx.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扫码登录更安全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查看: 1627|回复: 0

【邵武非遗】傩舞(邵武傩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4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傩舞,是我国远古时期中原地区驱疫逐鬼的一种巫舞形式,历尽千年沧桑,中原地区已不复存在,在邵武市的和平、大埠岗、桂林、金坑、肖家坊、沿山等几个乡镇却至今仍传承了这一古文化的活化石。
微信图片_20240904085744.jpg
       据和平镇坎下村前山坪自然村遗存的一方清道光十五年(1835)专门记当地傩祭活动的石碑记载,邵武傩舞始於宋代,迄今已传承了上千年。
微信图片_20240904085747.jpg
       邵武傩舞保留的是头戴面具、脑后缀一块红布、没有故事情节、没有说唱的原始的“舞”,而非其他许多地方衍变了的“傩戏”,在面具、服饰和舞蹈动作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古傩余韵,保留祭仪乐舞中的驱傩原生形象,具有原始性,名符其实是古傩的活化石。
       邵武地方举行跳傩活动的宗旨目的除保留中原地区原始的驱疫逐鬼的内容外,还增添了诸如春祈秋报、祈求健康平安、期愿生子添丁、祈盼学业有成等,内涵更为广泛丰富。邵武地方跳傩均不称“傩舞”,而是以具体节目名称如“跳番僧”、“跳八蛮”等直接称呼。各乡村跳傩均有愿神,但其奉祀的愿神不尽相同,举行跳傩活动的时间也不尽相同。
视频号视频查看
       邵武傩舞是中原文化、楚文化、古越文化的交汇融合,同时又融释、道、儒和民间信仰于一体,又有弥勒教、无为教、摩尼教等流传轨迹和影响,这是全国各地傩文化形态很少见的现象,同时也是各种文化在闽北融汇、积淀的遗存,对研究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宗教、民俗、艺术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微信图片_20240904085750.jpg 微信图片_20240904085752.jpg
       2008年,邵武傩舞被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同年,邵武市被命名为“中国傩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来源:邵武是个好地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