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雪原 于 2016-10-27 08:14 编辑
恰在凝公入葬后的第三天,(即“殓三”时间),监察御史黄履和外甥李夔快马加鞭地从汴京城赶到了邵武的和平镇。 见是堂弟安中(黄履,字:安中),院长连忙大声招呼。
“我说御史大人,您就先在小的家里住上几天,待凝公入葬七天过后,再去打搅也不算迟。”其中料想黄履必有极其重要之事通知榜眼上官均,故而操着一口地地道道的和平话,恳求堂弟黄安中。
“忠孝难以两全,此次安中是奉王宰相之命,向榜眼上官均宣读皇上亲拟的圣旨。”
黄其中是个文化人,这孰轻孰重,他心里清楚。不但没有留下堂弟,还答应黄履一同劝导上官均。
王安石为何要力荐黄履南下宣旨?其一,黄履是邵武人,是和平书院走出来的官员,且与时任书院院长是堂亲关系,说话自然有分有量。其二,因福建一些保守士绅纷纷上奏反对变法,要求终止施行新法,尤其是东越(现在的福州)闹得最凶。黄履是福建人,派他处理此事,作用最大,效果最佳。
“小妹还是跟二哥回京吧!你一个姑娘人家留在和平成何体统?”听小妹说要留在和平书院深造学习,苏辙用力摇头,极力反对。
“二老爷,依灵素来看,小姐心意已决,难以撼摇,不如暂时由着她的性子,留在和平书院,久而久之,小姐定然悔悟,返回京地。”
从凝公入葬之诡异怪诞,苏辙深知灵素不是一般的书童,将小妹托付其人,子由应当放心。再说,苦口婆心的劝说,不但不能让小妹回心转意,还会促使她走向极端,做出傻事。 基此,苏辙面对灵素深深叹言:子由不能再耽搁了,须立即返京复命,若不是遇到凝公棺椁返乡安葬,苏辙哪有解释的理由?”
“二老爷尽管放心,灵素会始终随在小姐的身旁,直至小姐安全返京。”
待上官均胸抱着“斋饭”和兄弟们从父亲的墓地返回时,钦差苏辙、参知政事王珪、中书检正章惇等官员在御林军的簇拥下,匆忙离开前山坪。
就在苏辙、王珪、章惇刚刚走出前山坪的水口地,御史黄履和外甥李夔便跟着院长黄其中来到了上官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西夏集30万重兵屯军榆林,准备与辽合攻大宋,欲使敌寇阴谋粉碎,特擢榜眼上官均为礼部侍郎,代表 宋廷出使辽朝。望爱卿不负重望,立即北上,钦此。
“皇恩浩荡,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见儿子一声不响,高氏一边领着家人跪地呼喊,一边起身接过圣旨。
黄履随后拿出了太后写给高氏的书信,并要高氏敦促儿子立刻北上。
高源源极其认真地看着姐姐写给自己的亲笔书信。姐姐在信中不但向妹妹赔礼道歉,还大力夸奖妹夫为约束外戚的行为所做的贡献,并表达了自己对上官凝逝世的悲痛之情和缅怀之意。希妹妹能从失去丈夫的痛苦中尽快地解脱出来,冀妹妹能一如既往地支持姐姐。
源源的心里十分明了,固然是因为宋廷没有与夏朝相对应的合适人选,为了江山社稷,姐姐才会应允皇上给彦衡的高官封许,让外甥放弃大孝,出使辽国。她深知北上辽国的危险所在,辽朝与宋廷累积怨恨,若是辽帝有意联夏,彦衡便无返宋的可能。
“母亲,神宗乃帝王之尊,怎能出尔反尔,朝令夕改?”
高氏一个巴掌甩了过去,打得儿子跌跌撞撞、踉踉跄跄。
见母亲伤心难受,上官均愧疚万分,他急忙跪地,应诺北上。
淑萍心疼丈夫,她挺着已妊娠8月的大肚,下跪求情。
而梅英却不好言语,只能求助父亲帮彦衡说情。
“大人,您看都这般状况,还是赶紧劝劝夫人。”知府刘鄂希望黄履出面,帮上官均说话。
黄履走到高氏身前,轻声叹曰:“夫人,侍郎大人马上就要离开家乡北上辽国,作为母亲,肯定对即将远行千里的儿子有许许多多的离别话语,又岂能让他一直跪地?”
“彦衡呀!彦衡,要母亲怎么说你才好?今天若不是因为黄大人南下宣旨,我儿那番态度,不说你是犯上作乱,也可说你是大逆不道,其行为不但自己遭累受罪,还会殃及家人、宗亲。”
“夫人见外了,我们都是家里人……”黄履连忙说道。
明天就要北上辽国,上官均与兄彦明、弟彦珍促膝长谈,希望二人在父亲的坟前常燃香烛,多烧纸钱,照顾好年岁已高的母亲和有孕在身的廖淑萍。
彦明、彦珍含泪点头。
第二天一早,林灵素便来到前山坪的上官府,急着求见上官均。
见是老爷坟墓的择地人,管家二话不说便叫醒彦衡。
“道人不是早离开,为何一早来敲门?”
林灵素不但将自己的身份如是说来,还向上官均透露了假冒的士兵苏小妹。
道人具有超凡本事,让他随在身边,定能起到非凡作用,可苏小妹是个才华横溢的京城女子,怎能让她北上辽国,出生入死……
“别再想了,苏家小姐是一门心思地爱着大人,难道大人就忍心将她弃之不顾,留在和平。”
“相公,这位道人说得在理,与其挂肚牵肠,不如带她出使辽国,或许还能帮夫一把。”廖淑萍突然走近彦衡,建言献策。
原来,当管家在大声叫唤二少爷时,廖淑萍也被吵醒了过来,见丈夫匆匆立身,速速出门,她随即下床,蹑手蹑脚地走到屋檐外的樟树底下,静静地听着道人和丈夫的每句对话。
见是上官均的夫人,林灵素连忙行了个道教之礼,并夸她兰质蕙心,、善解人意,廖淑萍瞬间面红耳刺,羞羞答答地走进房间。
高氏闻讯过来,林灵素毫不掩饰地告诉自己要与上官大人一同北上,出使辽国,并要带上苏轼的小妹。
此时的黄履也走进了上官府邸,见上官均出使辽国,身边有本事不小的苏轼书童一路陪护,便十分放心地点了点头。
黄履将车夫和战车皆送给了礼部侍郎上官均,随后的他便带着外甥李夔南下东越,去解决因新法推行所遇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