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原本在邵武市水北中学教书,已经有二十七载。邵武市领导牵头教育局领导调研吾校,指示:留下一半教师,另外一半教师必须入城支援教育,名曰“跟班学习”。支援教育乎?跟班学习乎?姑且不计较名分尊卑,乃选邵武四中也。
余选邵武四中,乃仰慕其“协和”校园文化。
该校有近百年办学历史。民国时期“协和大学”迁至宝地,位于邵武东关,四周平坦,唯此处略高,如乌龟壳;古樟林立,郁郁葱葱;依托地形建一栋两层小楼,名曰“协和楼”。每层有十数间大小教室,四面贯通,上下相连,青砖红瓦,拱形窗户,建筑风格中西结合。骄骄学子,青春年少,习数学念不忘国学,习物理乃知晓地理,通世界更立足邵武;老师乐教善教,弟子乐学善学,师生融洽,修身养性,协和发展,齐家治国平天下。
后来,协和大学邵武校区,完成历史使命,迁回大城市。
邵武政府于1972年在邵武协和大学旧址,建立邵武四中。后经过多次扩建,不断完善,现在有初中高中,共五六十个班级,三千多学子,两百多教师,省二级达标校,省级文明校。岁月如歌,近百年过去了,协和楼更显苍茫,樟树更加葱郁,协和文化更加和谐;书生朗朗,意气风发;教书育人,传承国学,弘扬文化,培养人才,做出更大贡献;协和发展,齐家治国平天下。
邵武四中七年段 邓根法
2017年11月16日(学校作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