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傍晚,大(gai)上就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冷饮甜品。在这些琳琅满目的饮品中,你肯定看到过这些黑(qu)(qu)、身体Q弹的东西,凭着清热解暑、凉爽细滑的特点(en)生生在奶茶中杀出一席之地。
相信大部分人都吃过这两样东西,但很多人都分不清,是龟苓膏?还是烧仙草? 两者有撒子区别呢? 名字里头就藏有玄机~ 安~难道龟苓膏里真有龟? 烧仙草里头真有仙草嗦?
虽然世界很奇怪,有很多名不副实的东西,鱼香茄子里没有鱼,奶茶里未必有奶,老婆饼里更没有活生生的老婆,但龟苓膏里确实有“龟”,烧仙草里头确实有“仙草”。接下来教你如何分得清楚~
No.1 来源
龟苓膏 龟苓膏是两广地区的一种传统药膳,相传最初是清宫中专供皇帝食用的名贵药物,后来才逐渐流向民间。
龟苓膏,顾名思义,是以龟板和土茯苓为主要原料制成。 龟板是指龟的腹甲,也就是龟的甲壳。 正宗的龟苓膏是以鹰嘴龟或金钱龟为原料,但这两种龟都非常珍贵,分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此市售的龟苓膏普遍以草龟和泥龟替代。
另一种原料为土茯苓,是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主要分布于广东、湖南、湖北、浙江、江苏、四川、江西等地。
当然,对于龟苓膏来说,光是龟板和土茯苓是不够的,在这两种原料的基础上往往还会加入生地、金银花、蒲公英、甘草、菊花、桑叶等材料。由于生产厂家和调制口味不同,市售龟苓膏的成分与原始组方有所差别,但不变的是,始终有龟板和土茯苓两味药材。
烧仙草 烧仙草是福建闽南地区及台湾地区的传统特色饮品,深受各地人民的喜爱。
烧仙草的主要原料为仙草,又叫仙人草,凉粉草。仙草是一种草本植物,茎高一米左右,叶子很像薄荷。两者也确实是近亲,都属于唇形科植物,主要分布在闽浙、两广和台湾一带。 除了烧仙草,我们熟知的王老吉的主要原料也是仙草,广东人也使用凉粉草制作黑凉粉(也就是烧仙草)。
收割仙草的上部茎叶,洗净晾晒成仙草干,熬成浓稠的胶状则是烧仙草。
现在,甜品店更常使用的是烧仙草粉,为了更容易形成胶质,还会在里面加入淀粉(红薯粉或蕉芋粉)。
No.2 做法
龟苓膏 传统龟苓膏的制作是个很漫长的过程 虽然制作过程复杂,但仍有一些老字号龟苓膏店继续沿用。
烧仙草 传统烧仙草主要以仙草干为原料熬煮而成。 这里要提一下,烧仙草形成的胶质状,除加入淀粉的原因外,主要是因为仙草里面丰富的可溶性多糖类物质(煮后会溶于水形成胶状)。
为了简化龟苓膏和烧仙草的制作过程,市面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龟苓膏粉和烧仙草粉,可以直接加水熬煮制成,虽然相比传统方法少了些Q弹感,但仍然是一众吃货们的夏日优选。
No.3 口感/口味
从外观上看,龟苓膏和烧仙草都是黑色果冻状,龟苓膏相比而言更有弹性,而烧仙草则更软,更易变形。
从味道上来说,正宗原味龟苓膏中因加入了多种中药材,因此带有一股中药味,口味偏苦,而烧仙草几乎没有苦味。
但现在市面上生产的龟苓膏或龟苓膏粉中往往也加入了凉粉草(也就是仙草),茯苓和龟在配料表中相对靠后(也就是说,这两种成分含量并不高)。加上大部分人在食用时还会配上牛奶、奶茶、红豆、西米露等,最后导致了我们在吃的时候几乎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
No.4 营养价值和功效
龟苓膏和烧仙草均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这也是两者为什么在夏日更为畅销的原因。
龟苓膏由多味中药材熬制而成,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土茯苓作为最主要的一味药材,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的功效,其中含有的落新妇苷、异黄杞、胡萝卜素等成分还能起到利尿、镇痛、抑菌等作用。此外,金银花、蒲公英、甘草、栀子、罗汉果等也具有解热、抗炎、保肝、利胆等功效。
仙草中含有多糖和黄酮类等功能性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力等作用。矿物质及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含量也较为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最后,谈谈众多吃货们最担心的问题——吃多了会不会变胖?
就龟苓膏、烧仙草本身能量并不高 从营养成分表来看,两者的主要营养成分均为碳水化合物。
虽龟苓膏、烧仙草本身能量并不高,但因口味较为单薄,常加入蜂蜜、炼乳、奶茶等调料,可能会导致摄入过多的添加糖,增加能量摄入,建议可尝试买原料在家制作这类小吃,明明白白地控制糖的添加量~
小编已经分清啦,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