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周源村,邵武很多本地人都不懂。周源村属于沿山镇。沿山镇这些年年年办包糍节,平日里不算热门的乡镇顿时变得人潮涌动,大多数人过去不过是为了凑个热闹,并不是为了吃包糍。包糍日日可吃,可是热闹并非日日都有。
我不喜欢凑热闹,倒是喜欢那些植被密、空气好的小山村。鲜为人知,无人打扰,才有令人喜悦的初见。
周源村便是我喜欢的小山村之一。村庄不大,人口不多,地平,有适合种庄稼和烟叶的土地。
第一次去是慕名而去。慕什么名呢?朋友说,沿山镇有一个周源瀑布,去过没有?水特别清澈。我说没有。朋友说,那带你去看看。
于是去了,还真没有失望。瀑布不大,一波三折,有两个大水塘。水是真干净,可以手捧入口的那一种。因为没有对外宣传,所以,知道周源瀑布的人并不多,这里周边的环境基本保持原生态。我去过九寨沟,那里的自然环境也保护得好。很多地方原本好好的,景色美民风纯,结果,一开发一宣传就坏事。人多了,垃圾多了、商店多了、废气多了。
人有时就是短视,老想着从大自然那里讨点东西回来。其实,你把自然破坏了,最后受苦的还不是自己?
这次是第四次去周源。读书会在周源村口的小溪旁举办。盛夏时节,哪里都是滚烫的,人不敢在烈日下久待;这里倒是微风习习,树影婆娑。抬头仰望,头顶是透过树枝缝隙露出的湛蓝的天空和白色的云朵;蝉鸣时有时无,和流水声一起,构成了一曲美妙的自然之声。
在周源村,车子行进在小道上的时候,我看到了窗外掠过的山峰和阔叶林,那连绵不断的绿色植被令人精神放松。路旁有几棵野生的橄榄树,开着一簇簇白色的小花。下车细观,几只蜜蜂在花间飞舞,轻轻煽动翅膀,发出嗡嗡的声音。它们显得十分快乐,忙碌对它们而言恰恰是这个夏天给予的丰厚报偿,依靠这种报偿,它们可以轻松度过花源短缺的冬天。
车子再往前看,我注意到了在路旁岩石上放置的蜂箱。经过风吹雨打和年复一年的日晒,蜂箱的木条呈现出灰褐色。几十只蜜蜂在蜂箱出口处忙忙碌碌地爬着,有一些蜜蜂因为我们的突然出现受到了惊扰,飞了起来。它们在我们的身边盘绕,试探着靠近,并不蜇人。
90后养蜂人邱文凯说:“不要怕。你不伤害它,蜜蜂是不会轻易用毒针蜇人的。因为它的毒针有倒刺,蜇人后拔不出来,会把毒针和一部分内脏留下来。没有了内脏和毒针,蜜蜂就失去了生存的能力,过不了多久就会死去。”事实正是如此,人不去伤害动物,动物也不会轻易攻击人。但是,如果人因为贪婪或无知伤害了动物,就可能受到来自动物的反抗或报复。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才是共赢之道。
走下山坡,停放在林间小道上的几十上百个蜂箱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十几年前我开始养蜂,源于一窝蜜蜂飞进我们家。我父亲找来几块木板,钉好蜂箱,为它们做了一个安稳的家。从养殖这一窝蜂开始,渐渐有了现在的甜蜜事业。”“周源村的环境非常好,山清水秀,5万亩的阔叶林为蜜蜂提供了优质的花源,所以,我们这里的蜂蜜品质很好。人不破坏环境,才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才能接收到大自然给我们的美好馈赠。”邱文凯一边说,一边打开一个蜂箱,拿出一版蜜巢分给我们品尝。“真甜啊,难得吃到这么纯正的蜂蜜。”我兴奋地喊。
蜜源地的生态环境、植被、养殖方式决定了蜂蜜的品质。周源村森林覆盖面积广,四季花开不断,再加上水质优良,真不愧是适合中华蜂生存的美丽家园。
看过邱文凯养的蜜蜂,吃过午饭,稍事休息,我们几个爱水的人来到周源村没有对外开放的瀑布。我不会游泳,是旱鸭子,却喜欢泡水。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意思是聪明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爱水是因为水有灵性,夏天泡在水里是再好不过的降温方式。
其实,不仅仅是降温,更重要的是,水可以洗去你心上的尘埃。
周源的水真是好水。一条山泉飞流而下,绕过光滑的山石,形成大大小小的水潭。有的水潭小,仅能容下一人;有的水潭大,能容下几十号人。关键是那水,绿中带蓝,蓝中带绿,像是一块色彩碧绿,晶莹剔透的美玉。水中游鱼历历可数,人躺在水中,鱼儿从身旁游过,你伸手去抓,它悠然转身,你便扑了一个空,啥也没有抓住。这时,你也不恼,只觉得有趣。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写道: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里的鱼也是如此,好像在跟游人逗乐一般,许是寂寞久了,有人逗一下总是好的。
水中泡久了,有些倦意,找了一块树荫下的大石坐下,仰头望天。天空的蓝显得轻盈而生动,是那种很干净的蓝。没有去过西藏,看到朋友发来的西藏图片,天空蓝得简单纯粹,不染纤尘。而此刻,就在当下,我对头顶和远方天空的感受正是如此。
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里写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田园梦,只是,在城市待久了,那个梦就慢慢变得模糊了。
在《心向原野》这本书中,作者说:“我们迫切需要找到方法,促进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的和谐共生。”我们想要看到更蔚蓝的天空,呼吸到更新鲜的空气,吃到更干净的食物,就必须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自然不仅提供给人类生存所需的物质,也治愈我们千疮百孔的心灵。爱护大自然,就是守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周源村,希望多年以后再见你,依然是初见时的摸样。 (摄影:邱文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