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杂牌军”变“正规军”
海口参照公安部门的训练科目,结合城市管理执法的业务要求,对全市3100多名城管人员进行封闭式培训,内容涵盖业务知识、法律知识、工作礼仪、行为规范、体能训练等
以往,城管队伍常给人一种“杂牌军”的印象。在很多城市,每个区城管队员的服装都不一样;对同一类违法事件的执法尺度宽严不一;大量聘用“临时工”,水平参差不齐。队伍建设不正规,也是执法不文明、暴力执法多发的一个因素。
记者随罗宇和4名城管队员、协管员上街巡逻时,特意注意了一下他们的服装和装备。统一的短袖制服、裤子、反光背心,全部戴帽子,穿黑皮鞋,胸前用吊牌佩戴带照片、名字的执法证或工作证。左肩佩戴执法记录仪(相当于微型摄像机),右肩是对讲机。
现在,海口对全市的城管队伍进行了“五个统一”:统一服装、统一标识、统一装备、统一程序、统一规范,中队的办公场所、上墙制度、执法车辆等也做到全市统一规范。
9月2日下午,海口市市政市容委员会、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调研员曾秋林参加了第11期城管队员培训班的毕业典礼。海口参照公安部门的训练科目,结合城市管理执法的业务要求,对全市3100多名城管人员进行封闭式培训,内容涵盖业务知识、法律知识、工作礼仪、行为规范、体能训练等,打造一支准军事化管理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目前已完成11期共2300人的培训。
“在省警察学校封闭训练,队列和警务技能培训都是警方的教官。一期15天,早中晚都有课。受训后,你一看,队员们的精神头不一样了。”曾秋林说。
海口市市政市容委执法监督处副处长祝建军告诉记者,实施“公安+城管”之后,对城管执法的督查更严格了。海口市城管行政执法支队将执法权限全部下放,市执法支队60%的编制下沉各区,支队专司指导、督查、评比;海口市每个区也都有城管执法大队和城市警察大队,每天一通报(通过微信群通报)、每周一点评、每月一总结。有的街道办事处为了不被通报,也成立了督查力量。这些都促进了队伍的正规化。(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