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在线 | swzx.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扫码登录更安全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查看: 2637|回复: 0

第八十七章 韩琦一语道破 程颐辞官办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17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雪原 于 2017-5-19 08:01 编辑

         “若是本相猜得不错,夫人的伯父便是当今铜陵首富刘贵的父亲,而夫人弟弟刘东的贪财好色,恰是为了报复其伯父当年行为的龌龊卑鄙……”   “韩相说得极是,那个对自己弟媳垂涎已久的荒淫伯父,正是他刘贵的亲生父亲。弟弟、弟媳死后,伯父深感惭愧,倍觉疚悔,他总想功过相抵,赎免以往对弟弟、弟媳所犯的罪行,于是,便让侄儿刘东享受与自己儿子刘贵的同等待遇,入‘铜陵书院’深造学习,见刘东在伯父的府里过得不错,素枚便只身前往汴京寻找王松,以实现心明前辈的临终遗愿。”
  韩琦顿然感悟,轻声叹道:“听夫人这么一说,本相已经明了令弟刘东为何成为兵法奇才?又为何要占堂兄女人、夺堂兄财产?目的是在堂兄的身上报复其伯父当年的行为。”
  刘素枚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当鄙女和王松婚后七年,仁宗就破格提拔丈夫为正六品文官——朝奉郎,可没多久,仁宗又将他擢升为从五品文官——秘书监,然而韩大人还亲自出面,在仁宗的面前极力推荐吾儿将明入宫,是为皇孙赵佶的陪读,王松他有几斤几两,素枚的心里一清二楚,若不因为丈夫的祖先王禅(鬼谷子)是兵道怪才,其后人根据王禅的思想理念而编撰的兵书《松经》,王松又如何不用科举应试便能骤然入仕,接连升官,荣宗耀祖,显亲扬名?您韩相定然不知王松宁死也不当武官的真正原因,原本,公公心明生前压根就不让儿子接触兵书,王松没有武学的天份只是其次,搁置一边,暂且不提,关键还是王松的品行、操守出现问题……”
  “夫人您也别光顾着讲自家的历史,迟了怕是他舅爷成了上官县尉的刀下之鬼……”见刘素枚尽揭自家的伤疤,尽露自家的糗事,丫鬟金花连忙近身,匆忙提醒。
  “对,对,对,大人还须办正事要紧,万一贻误时间,朝廷可要失去了刘东这位兵法奇才……”
  韩琦感觉上官凝接手的案子已经审得差不离,于是,连忙站立速言:“你们主、仆尽管回家等候刘东,夫人说得对,兵部也确实没有能够破译像兵书《松经》这样的命世之英和救世之才。此书暂且留给你们姐弟,望二人认真钻研,妥善保管,不让《松经》离开宋地,落入异域,以备将后朝廷的西征所需。”随即,韩琦又将兵书递给了刘素枚。
  上官凝怎么也想不到,这个罪大恶极的犯人刘东,其生死竟然惊动仁宗皇帝,他万般无奈,只好依旨办事,偷偷赦免罪犯刘东。
  皇后曹氏微声叹语:“此事也忒难为上官凝......”。
  仁宗一听,肃然厉言:“一国之君,有谁不想自己的国家法律严明?可人才难得,朕权衡利弊且思虑再三,只好选择弃法保人。”
  话说,林灵素遵师祖钟离权之命,在师傅吕洞宾的帮助下,他瞬即来到了上官均的面前,以保上官均的人身安全。
  “他刘东呢?”
   "放心,当监狱回来后的大人命令灵素赶去安徽池洲铜陵保护他刘东时,灵素便不敢怠慢,筑坛求师帮忙,幸好去的及时,否则主薄……”
  见林灵素又要显摆自己,夸夸其谈,上官均极其厌烦地大声问道:“刘主薄身在何处,是否采取保护措施?”
  “此时的主簿正在韩琦的府里候着大人。”
  “你林灵素是怎么想的?难道不知韩琦大人重病缠身?竟将刘东主簿送入韩府?”       “入韩府是他主簿意思,我林灵素只能依照执行,上官大人您还别说,那刘主薄就像上仙赐给韩老宰相的灵丹秒药,见到刘东的韩琦大人,居然能够下床与主簿书房长谈,不过,他韩老很想见您上官大人,希望大人早入韩府……”
  “本官之事,自己会管,你林灵素还是赶紧到苏府去瞧瞧,看看......”
  未等上官均说完,林灵素便愤然粗声责问:“不是我林灵素要以下犯上,说您坏话,她苏轸哪儿不好,有哪点配不您上官大人?竟然不予爱惜,如此待她苏轸?而她王芳又哪儿不对?居然对她的深情似海无动于衷且麻木不仁?大人毫无人性,与忍血动物没有区别。”
  “好你个道人林灵素,师傅的道法你没学精,却学会吕洞宾的拈花惹草。”
  “大人别说了,不过灵素此次是遵师祖之命来保护大人,因大人使辽带回了蔡确的通辽证据,为求自保,蔡确势必要倾全力谋害大人。”
  上官均淡然笑道:“灵素此语乃危言耸听,不过我上官均决然不会让这个吃里扒外的宰相大人主持变法,而会积极弹劾,使其下台。”
  来到了洛阳伊川的上官均,随即走进了“伊皋书院”,而此时退隐洛阳的司马光就在“伊皋书院”跟书院的创办人程颐先生道长论短,他时而仰天长叹,时而低头叹息。
  “伊皋书院”,位于洛阳伊川的鸣皋镇。其创办人为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先生(字正叔,号伊川),程颐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政主张,于是引退归洛,回乡办学。而与程颐政见相同的文彦博大人,无偿送给正叔鸣皋镇旧园一址,为理学传授尽绵薄之力。伊川先生退出政坛后便招收生员,“讲易经、授理学”,专事著书讲学,把其传道授业的学府取名为“伊皋书院”。伊川先生的学识博大精深,其经术通明且义理精微,言传身教且诲人不倦,四方俊秀闻风而至,“伊皋书院”名声大振。
  当书院管事向院长大声通报礼部侍郎上官均前来拜访伊川先生时,程颐被此消息给惊呆了,暗忖:难不成是上官侍郎也来伊皋幕名求学?
  “正叔是怎么了?那管事还在等您伊川先生的回话呢。”
  “求司马大人帮伊川主意,伊川是否留他上官均?”
  “是您伊川先生想多了,他上官均和杨时、游酢皆来自福建邵武的和平书院,倘若君实(司马光字君实)猜得正确,上官侍郎不是看破官场黑暗来鸣皋求学,而是唤回学弟杨时、游酢,让杨、游二人放弃理学,回廷出力。”
  “那感情忒好,若不是杨、游二人的诚恳求学和冒雪待立,我程颐又哪会让杨时、游酢进书院深造?”程颐一边说话,一边出门迎接上官均。
  走进屋内,程颐连忙向上官侍郎引见了龙图阁直学士——司马光。
  “哪里,哪里,老夫乃个赋闲散汉,龙图阁直学士只是挂个虚职而已。”
  上官均连忙摇头,抱拳说道:“晚辈不知大人在此,若有不恭不敬之举,还望大人不予计较,给予谅解。”
  “上官大人实在客气,老夫早年与令尊成叔相识,也曾多次在仁宗、英宗的面前荐举了令尊,可曹氏、高氏不管他成叔有多么的精明,有多么的能干,就是不给成叔擢升的任何机会……”
  此时门外吵吵嚷嚷,原来是灵素拦着杨时、游酢,不让他们二人进房去面见学兄上官均。
  游酢大声吼道:“游酢、杨时你林道人又咋不认识?在凝公的葬礼上……”
  一听是游酢的声音,上官均急忙出门,欢迎学弟。
  “灵素平常总爱炫耀自己是仙道吕洞宾的得意弟子,可杨时、游酢与你见面的次数不少三次,却为何忘记二人是谁?竟然阻挡……”
  “老夫倒是觉得林道人的做法值得倡提,而今的侍郎大人不仅为宋廷争得利益——取消了澶渊之盟的第三条,而且让辽朝归还了因重新划界后给辽人划去的大片土地,更为重要的还是上官大人的身上有了蔡确卖国求荣的铁般证据,就是西夏的太后梁乙茹也对上官大人切齿咬牙,恨之入骨,大人不仅粉碎了梁太后的联辽伐宋阴谋,让她弟弟乙埋宰相糗态百出,而且晓之以理,致使其‘舅’阿鼠与夏决裂,回归大宋……”
  “您司马大人又是如何知道这么清楚?我上官彦衡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也算是没有辜负太后、皇上的期望和重托,为大宋朝廷争荣争耀。”
  此时程颐先生坐不住了,他连忙起身,肃然言语:“君实大人虽说隐居洛阳,以著书为乐,但他的消息来源,远比朝中的权臣还要更多,因此,从汴京到洛阳前来拜访司马大人的朝廷官员络绎不绝,这不,就连新党领袖王安石,他前些时间也来到洛阳探望了大人。”
  司马光摇头说道:“伊川先生不是说要跟兄长程颢一样,不问政事,专注理学,可今天的行为举止却极为反常,是否违背先前承诺:不涉足宦海……”
  “哪里的话,我正叔丝毫没有改变自己的理想,吾兄伯淳(程颢字伯淳)永远是我正叔的榜样。官场又有什么好的?像您君实和他介甫,先前是多么要好的朋友,可是为了什么新法、旧法,新党、旧党,争得面红耳刺,闹得不可开交……”
  司马光的脸色迅速阴沉下来,他极不高兴地重声说道:“难道正叔须创的理学,不是实话实说,而是谎话联篇?君实、介甫虽说执政的理念大不相同,但都牵挂社稷,心系朝廷,惦记百姓,又怎能简单地归结为新、旧之争?我君实也赞成变法,拥护革新,但与介甫的通盘否定和全盘肯定大相径庭且截然不同,而是既有继承又有批判的循序渐进,是在百姓利益得到了充分满足基础上的‘富国强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