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市立医院营养科 于 2022-4-22 10:32 编辑
很多癌症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甚至很多晚期患者不是死于癌细胞,而是死于重度的营养不良,为什么癌症患者会比正常人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临床数据统计显示,每5个死亡的癌症患者,就有1个人的死亡并不是因为癌症本身,而是因为营养不良。
癌症患者非常容易营养不良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癌症本身就是代谢性疾病,改变了身体的代谢,加速了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并且减少了它们的合成。但是我们身体要长肉,靠的就是身体自己合成的蛋白质和脂肪。这种分解加速而合成减少,就导致了患者的消瘦。 第二个方面就是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比如在治疗过程中常见恶心、呕吐、腹泻等等。这些情况就减少了我们的摄入。本身身体消耗增加了,摄入又不足,所以就会入不敷出,不加以干预的话,营养状态就会越来越不好。所以对整个癌症的治疗,营养非常重要。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最熟悉的是手术和药物治疗,但其实营养治疗也是癌症治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如同盖房子,房子要能稳住不塌,需要有几个承重墙,营养治疗同药物/手术治疗一样,都是保障治疗效果这座房子的承重墙。只有把营养做好了,我们身体才有储备。面对治疗才能扛得住,自身免疫和各种生理功能才能有效运转,更好地应对治疗。
很多人说想要“饿死癌细胞”,这是不是一种误解?
饿是饿不死的,把癌细胞饿死了,好的细胞也跟着一起饿死了,这个是不可取的,更应该的是把营养做好了,好细胞长回去,才有力量来对抗疾病,接受治疗。
很多人在接受化疗的时候副作用特别强,其实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叠加了营养不良对吗?
确实。因为医生给的剂量就是适合控制疾病的剂量,但是因为患者身体消瘦、瘦体组织(也就是肌肉组织)减少,药物的耐受就下降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就会显著增加,治疗起来就会更辛苦,甚至导致患者没有办法按时按量完成下一疗程。所以,保障营养,避免体重减轻,尤其是肌肉组织减少,治疗才能按时按量进行,减少治疗带来的额外副作用。
胃切除手术以后应该怎么吃,容易出现什么营养问题,有什么应对办法呢? 胃是我们身体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它承载了食物的储存、消化、以及辅助吸收的功能。胃切除会带来几个问题。
首先,胃切除后,影响胃的储存功能,可能会出现胃食管反流或者倾倒综合征。患者常常会出现咳嗽、烧心、头晕、心悸,颤抖、出汗等症状。可以尝试少食多餐、戒烟戒酒、小口吃、多咀嚼、干稀分开吃、饭后不立即躺下、避免进食加重胃食管反流的食物,如咖啡、浓茶、酸辣等,以及含糖高的,容易升高血糖食物,例如甜饮料,白粥。
其次,胃切除后,影响了胃的消化功能,术后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增加饮食,从术后最开始的清流质,如水,到全流质,例如奶制品,再到营养糊糊或者泥状食物,再到手术一周后,选择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暂时避免膳食纤维高的全谷物,生的蔬菜水果,高油的食物。等手术一个月后,慢慢增加食物种类和量。
最后,胃切除后,尤其是全胃切除,影响了一些营养素的吸收,例如维生素B12, 铁,钙等。临床数据显示,如果不做干预,全胃切的患者,术后9个月,100%都出现了维生素B12的缺乏。大家一定要注意微量营养素的缺乏,按时到医院复查,不能等到身体已经出状况了才去医院看。
很多人在网络上看到生酮饮食可以帮助防癌,到底有没有它的合理性?
通过生酮饮食来预防癌症就不要想了,它并不是一个帮助预防癌症的健康膳食。
第二个就是在癌症治疗过程中,生酮饮食有没有用?
首先,生酮饮食是不能独立治疗癌症的,不可能代替常规治疗。其次,作为辅助治疗,我们目前还缺少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来指导生酮饮食在癌症治疗中的使用。目前的临床数据大多是病例研究,在已经发表的数据中,我们看到生酮饮食针对大脑胶质瘤是有一些的正面数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临床数据也指出了,针对一些肿瘤,使用生酮饮食对整体治疗有负面作用,例如肾癌和黑色素瘤。
所以不建议大家将生酮饮食作为常规方法使用。相当于参加考试时,你要怎么能考得好,一定是先把明确把握能得分的基础题做好,不清楚能不能得分的先放一放。如果要尝试,应该在专业医生和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建议大家自己尝试生酮饮食,网络上很多推荐的生酮饮食方法并不是真正用在临床上有效的生酮饮食,食物的配比很重要。同时生酮饮食会产生一系列副作用,也需要注意和实施恰当的临床干预。
有人问到深海鱼油、益生菌这类保健品有没有什么用呢?
大家一定要明确,所有保健品和补充剂的作用都是有限的,不可能通过吃某一种或者某几种保健品来预防或者治疗癌症。第二个是要不要吃这些所谓保健品,一定是按需来看的。
首先说说深海鱼油,深海鱼油主要是omega 3脂肪酸,里面有两个重要的营养素是DHA和EPA。如果你日常也吃深海鱼,是可以获取的。癌症会带来身体炎症增高,深海鱼油有助于帮助降低炎症,同时对于癌症患者,omega 3脂肪酸对提高食欲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剂量非常重要。
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2016年发表的《癌症患者营养治疗指南》中推荐的帮助增加食欲的有效剂量是每天2000毫克ω-3脂肪酸。但也并不是多多益善,因为它还有抗血凝的作用,过量可能会增加失血风险。选购产品的时候,选择可信赖的厂家,质量过关的产品,关注鱼油中鱼的来源,优先选择汞含量低的小鱼,如沙丁鱼或者凤尾鱼。
第二个是益生菌。益生菌在肿瘤患者中的使用是个非常有争议的问题。首先要明确的益生菌不是一种东西,是一类东西。有一个大家庭叫做益生菌,里边还有一个个的小组,比如乳酸菌、罗伊氏乳杆菌等不同的菌种,菌种里面还有菌株名,都是有编号的。
所以在购买益生菌产品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有身份证号的。我们在说对肿瘤患者有没有用的时候,也要看到底是哪一种益生菌在哪一个方面有用。
目前在临床上我们证据最多的就是用益生菌来治疗腹泻,尤其是艰难梭菌感染导致的腹泻,效果是比较好的。
针对抗肿瘤治疗,有些免疫治疗的药物会联合使用益生菌来做一个免疫调节,但还处于实验阶段,真正用到临床还有一定距离。另外,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统是受到抑制的,比健康的人更容易受到感染。也就意味着如益生菌来源不纯,或者就算确实是益生菌,可能也会带来一些感染风险。
我们在病房里也看到过有患者在使用益生菌的时候,产生中心静脉血流感染,所以希望大家在使用的时候,不要自己乱买,一定跟医生沟通好。
2021年12月份的时候,科学杂志发表了一个在黑色素瘤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的研究,发现长期补充益生菌的患者,免疫治疗的效果整体来好像还不如不补的。所以如果单一补充益生菌,对于免疫治疗不一定有什么好处的,大家一定要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