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聊天工具为我们带来了许多便捷,同时也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仅可以发红包、买车票,甚至还能交水电费,储蓄理财。绑定个人银行卡后,轻轻点一下手指就能实现支付和收款,确实非常方便,但快捷的方式下同时也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图片来自网络) 家住邵武的刘女士前不久就因为不慎将手机丢失,微信钱包内的余额被人转走。慌忙失措的刘女士立即到昭阳派出所报了案。
事情的起因要从今年4月初市民刘女士不小心将手机掉在了出租车上说起。刘女士发现自己手机遗失后,通过民警的帮助,联系到了出租车司机朱某,但朱某称并未捡到手机,刘女士只好自认倒霉,又重新买了一部新手机。
(图片来自网络) 可没过几天,当刘女士登入自己的微信后发现微信钱包里的100元零钱不见了,查看交易记录发现这100元是被用作充了话费,且充值的电话号码正是其乘坐的的士司机的手机号码,截获线索的刘女士立即到公安机关报案。
民警再次找到出租车司机朱某了解情况,司机坚称自己并没有拿刘女士的手机。当问到100元花费的去向时,朱某说是自己儿子通过微信给自己充入的。于是民警立即传唤朱某的儿子朱某坤询问,小朱这才交待了事情的真相。
4月初的一天,小朱乘坐父亲朱某的出租车时,因发现后座夹缝中有一些硬币,小朱便下意识地在座位缝隙里摸了一下,谁料竟捡到一部手机。小朱并没有把捡到手机的事告诉父亲,而是私自藏在口袋后下车离开。
(图片来自网络) 下车后,小朱发现该手机没有设置锁屏密码,便进入手机浏览。在打开手机微信时,发现微信零钱里有100多元,就试着用微信零钱给父亲朱某的手机充值100元,没想到微信零钱也没有设置支付密码,充值成功。小朱想着微信里还有几十元零钱,过几天等他的QQ黑钻到期后,再去冲值,没想到就已被公安机关抓获。
(图片来自网络) 因朱某坤将手机及100元零钱归还刘女士,取得了刘女士的谅解。公安机关对朱某坤做出不予处罚决定,并进行了批评教育。
小编提醒广大市民,享受手机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一定要多加防范,多留个心眼。切不可麻痹大意,否则很有可能造成个人信息泄露、财产损失的后果。
来源:邵武公安 |
|